侧边菜单
标签
 
   

生石灰干燥剂遇水爆炸试验

据报道,江西一名5岁男孩将生石灰干燥剂倒在瓶子里兑水吹泡泡,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现象,喷溅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,已经导致失明。

生活中,干燥剂(防潮珠)很常见,皮具、家具、食品、药品、服装、数码、电子产品的包装中常常可见。小小的一包干燥剂,怎么能导致爆炸呢?

记者发现,生石灰干燥剂被广泛用于海苔中,美好时光、波力、田趣等品牌的海苔包装袋内,在雪饼、仙贝等膨化食品中,使用的是一种由蒙脱石(呈灰色圆形颗粒,又名高岭土)制成的天然矿物干燥剂。而肉松、鱿鱼丝等零食中使用的是保鲜剂。

干燥剂还被广泛运用于药品、皮革制品等领域,除了生石灰和蒙脱石,硅胶干燥剂(呈透明圆形颗粒)也极为常见。

在超市内,记者随机走访了10位消费者,10位消费者都知道干燥剂不可食用,而只有1位清楚部分干燥剂可引发爆炸不能让孩子接触。

生石灰干燥剂爆炸需要两个条件
江西男孩是在什么情况下遭遇干燥剂爆炸的呢?为一探究竟,记者请南岸区量子猫科学馆进行干燥剂爆炸实验。
试验物品:生石灰干燥剂(来自海苔包装内)、空矿泉水瓶、自来水
第一组实验:6袋生石灰干燥剂+半杯水1分钟饮料瓶发热、5分钟膨胀
在科学助理中国科学院博士后王进华先生的帮助下,我们将6袋生石灰干燥剂放入空矿泉水瓶内,加入半杯水后盖上瓶盖,摇晃瓶子。1分钟后,瓶子内的物体开始明显发热。不到5分钟,矿泉水瓶底从凹陷变成凸起,沸腾的石灰水将瓶子烫变形。但因为水加少了,生石灰未充分膨胀,瓶子最终没有爆开。

第二组实验:7袋生石灰干燥剂+一杯水5分钟后瓶底破裂,喷出白色气体
进行第二组实验时,我们将矿泉水瓶子换为小号瓶子,生石灰干燥剂数量增加至7袋,并倒入1杯自来水。1分钟后,瓶体明显发热,瓶身开始发热发胀,矿泉水瓶子的纹路被胀平,底部逐渐鼓起一个包,瓶内可见沸腾的气泡。约5分钟后,“砰”的一声,瓶体底部破裂,一股白色气体从瓶底喷出,喷射出的气体使横放的瓶身发生大于180度旋转。

结论
并非干燥剂遇水就会发生爆炸。生石灰干燥剂爆炸,至少需要具备将干燥剂置于密闭空间和充分遇水膨胀两个条件。硅胶和蒙脱石遇水是物理反应,较安全。除了生石灰干燥剂,其他干燥剂也是危险的吗?

实验物品:生石灰、蒙脱石和硅胶干燥剂,PH值为7.0的自来水
试验用的自来水PH值为7.0(中性),将3组吸满水并浸泡过干燥剂的液体滴入PH试纸上,硅胶组PH值为6.5(弱酸),蒙脱石组为6.0(弱酸),生石灰组PH值已经超出PH试纸参照表的最大碱性(9.0),属于强碱。

结论:硅胶和蒙脱石干燥剂比较安全,遇水发生的是物理反应。而生石灰遇水是化学反应,会生成强碱。蒙脱石吸水量最多,硅胶最少
哪种干燥剂吸水量最大?
王进华取等量的(1.2克)生石灰、蒙脱石和硅胶干燥剂,分别放入3支玻璃试管内,分别加入10滴水,生石灰试管发热并产生水蒸气,另外两支试管无明显变化,硅胶已基本吸满水。

继续分别往3支试管中加入10滴水,硅胶干燥剂已有水析出,生石灰干燥剂也基本吸满水,蒙脱石干燥剂仍可继续吸水。再分别滴入10滴水,3种干燥剂都已吸满水分,硅胶干燥剂无形态变化,生石灰和蒙脱石干燥剂由颗粒状变为糊状。

结论:
通过实验发现3组等量的干燥剂中,蒙脱石吸水量最多,硅胶最少。零食中是生石灰干燥剂,尽快丢弃或放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

记者注意到,海苔(三种品牌)等零食包装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,均有中文标注“不可食用、不可浸水、不可开袋、不可玩耍、幼儿勿取”等字样。旺 旺仙贝包装袋里的干燥剂中,中英日三种文字表明“不可食用”,成分是天然矿物、无毒无害,但没有注明“不可浸水”等字眼;而其他类型的干燥剂,如部分蒙脱 石和硅胶等材质的干燥剂上只有“不可食用”的字样,甚至没有中文。

市民王女士新买的皮包里面的干燥剂,金先生新买大衣里的干燥剂都是全英文,翻译字面意思是硅胶干燥剂;汤臣倍健液体钙软胶囊、维生素C咀嚼片等保健品的干燥剂包装较小,也是全英文。

提示: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零食时,应注意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是否属于生石灰干燥剂。“如果是生石灰干燥剂,应把干燥剂拿出来尽快丢弃,或摆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,以免造成悲剧。”若不慎石灰水入眼或接触到皮肤,应尽快就医。不可搓揉,可使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接触部位。如果误食,需要饮用大量牛奶或清水,然后尽快就医。

全球防霉网:www.gzzxsc.cn查看环保高吸潮能力的生化干燥剂

暂无评论

发布评论